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30日电(常涛)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顺风车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时刻。继滴滴、高德舆图下线顺风车业务后,顺风车“独苗”嘀嗒也因为车主未经允许直播搭客而引发众怒,从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据媒体报道,有嘀嗒顺风车主在搭客完全不知情下,将其言行在网上举行直播。一时间,顺风车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业内人士分析,在宁静事故频发的情况下,本就违反社会道德、法治以及互联网本质的顺风车业务,面临被“团灭”的危险。 资料图 中新经纬 常涛 摄嘀嗒顺风车主直播女搭客牟利据北京青年报8月29日报道,有自称“嘀嗒顺风车”的车主在虎牙平台上直播接单历程,被直播的工具多为女搭客,而这些搭客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围观”,更不知道直播间里满屏都是针对她们的污言秽语。
上述报道称,8月28日上午,虎牙主播“请喊我飞果”开始“户外”直播。直播中这位主播说自己是嘀嗒顺风车车主,所开车辆为特斯拉。每次接单前,他都市和粉丝“互动”,把待接驾女搭客的头像照片展示在屏幕前,并询问粉丝“选这个怎么样”“哪个更悦目”云云。等女搭客上车后,该司机不停地和女搭客攀谈,询问对方的年事、职业等信息。
但自始至终,该司机都未告诉女搭客她正在“被直播”。女搭客上车前直播间的“人气”只有千人左右,上车后“人气”暴涨到2万多。而且,司机还能靠此直播获得粉丝打赏,进而赢利。
上述报道引用北京京都状师事务所常莎的看法称,如果嘀嗒顺风车车主未经搭客同意私自偷拍直播搭客搭车历程,将搭客的隐私搭车行为袒露于直播平台,寓目直播的人对直播搭客全程寓目,甚至举行低俗评价,该种行为侵犯了搭客的肖像权和隐私权,甚至一定水平上侵犯了名誉权,搭客有权要求嘀嗒顺风车车主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罪致歉、赔偿损失。此外,虎牙直播平台如明知嘀嗒顺风车车主使用平台侵犯他人权益而不制止或者被见告后仍不接纳相应措施,平台亦应在相应过错规模内负担责任。29日上午,虎牙直播称已经关注到引起争议的直播内容,正在举行观察,一旦查实将会严肃处置惩罚。
同时,虎牙直播公布了《进一步增强行车宁静直播治理通告》,克制顺风车、快车、专车、拼车等种种形式的网约车司机以与网友晤面等形式举行直播,包罗但不限于搭客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播、主播自制剧本等行为。嘀嗒出行方面则表现,车辆确在平台注册,已对车主举行封号处置惩罚。
嘀嗒出行突出社交观点 泄露搭客隐私已非第一次公然资料显示,嘀嗒出行(原名为嘀嗒拼车,2018年1月改为现名)2014年4月上线,并正式进驻顺风车市场。2015年5月获得C轮融资后,嘀嗒出行称将增加好玩有趣的轻社交功效,增强产物的轻社交属性。在详细措施上,则是在产物的下个版本中增加“缘分球”功效,寻求搭客和车主的配合点。今后,嘀嗒出行就一直致力于突出自己平台的社交属性,相继推出“顺路同行圈”“下单通知挚友”“行前相同”等一系列社交功效。
2016年6月,嘀嗒拼车4.3版本正式上线,并新增了“结伴”频道。凭据嘀嗒官方的解释,“结伴”频道是基于用户兴趣所建设的社交配合平台。其主要分为“周边远足”“同城运动”“一起看世界”“晒图求脱单”“结伴跑步健身”“寻找上下班拼友”等6个差别的主题。用户可以凭据自己的差别需求,在任一主题中公布话题,其他有相同兴趣或需求的用户可以举行留言互动,最终告竣出行需求。
不外,2018年5月14日,“结伴”频道被嘀嗒出行暂时关闭,称将举行优化调整。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民众号:jwview)30日下午注册嘀嗒出行平台时发现,其社交属性依旧显着。用户使用顺风车功效,首先需举行“注册”,填写性别和昵称。此外,在用户的小我私家主页里,除基本的“常出没地”的选项之外,另有“年事层”“情感状态”“我的范”“个性签名”等选项。
同时,主页里还设有“我的标签”一栏。 嘀嗒出行用户小我私家主页社交属性被嘀嗒认为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标志。嘀嗒出行首创人宋中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道,“我们产物嫁接了许多社交功效,接下来会做得越来越多,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也会越来越显着。
”但突出社交属性的嘀嗒出行在掩护用户隐私方面做得并不令人满足。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民众号:jwview)注意到,今年6月,有网友在微博平台爆料,称其在使用嘀嗒出行打车服务后,因不满司机所提供的服务而向客服投诉,由于嘀嗒出行没有对搭客的隐私信息予以掩护,在平台对司机做出处置惩罚后,导致该搭客不停遭到司机的性骚扰,人身宁静受到了极大威胁。
此外,在微博平台上,亦有多位网友反映,嘀嗒出行平台上用户的手机号不行以设置为隐私,竣事行程后车主私自加微信、打骚扰电话的情况时有发生。顺风车另有未来吗?在温州乐清女孩不幸遇难事件发生后,滴滴宣布从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规模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将重新评估其业务模式及产物逻辑。8月28日晚,滴滴出行首创人程维、总裁柳青联名揭晓致歉信称,顺风车业务在宁静掩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此前26日,高德舆图下线顺风车业务。
高德舆图客服人员表现,“为了保障搭客的宁静,顺风车业务暂时下线。”高德顺风车业务于今年3月27日上线,只在成都、武汉两地提供服务。27日晚,嘀嗒出行也悄悄下线了夜间(23:00-5:00)顺风车业务。
面临滴滴存在的问题,各地羁系部门也相继脱手,5天内至少14个都会的相关部门约谈滴滴并责令其举行整改。其中,重庆提出,滴滴顺风车在未到达重庆当地划定前,已下线的顺风车业务克制在重庆上线运营。深圳颇为严格,责令滴滴9月底前完成4项全面整改事情,否则,将对其接纳团结惩戒、打消谋划许可证、App下架等措施。
而作为顺风车和网约车业务的主管部门,交通部下属媒体27日发文称,“震惊于凶手的残忍,更无法容忍企业对生命宁静和社会责任的漠视。如果不能为搭客生命宁静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在众人的谴责声中,顺风车业务是否真的要“无限期下线”了呢?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民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现,现在把整个网约车市场停掉不是很现实,但基于现在顺风车泛起的种种问题,把这部门业务停掉的可能性很大。
李易认为,顺风车已经“变味”了,搭乘顺风车本是一个相助友善的行为,需要在人与人之间建设信任机制,把它做成公益都很难,更别提商业化了。“据我相识,海内曾有几家平台想以公益的形式来做顺风车,但当顺风车商业化后,那些平台不得不放弃,如今没了流量与资源,想要继续做起来基本没有可能了。”李易说。
此前,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民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现,滴滴顺风车业务本就违反社会道德、法制及互联网本质。一是反社会道德,顺风车原来是相助的事,但滴滴给商业化了;二是反法制,即违法谋划,滴滴顺风车违反了出租汽车治理的有关法例,其屡出命案,都是网络信息审核不严的结果,严重违反了网络宁静法;三是反互联网本质,互联网的本质是分享,拿网购平台来说,许多服务都是免费对消费者开放的,即便作为互联网工业服务的一种工具,其收取的生意业务佣金也比力低。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经纪服务佣金大多在1%~2%左右,不会太高。但滴滴顺风车却是超高抽成(10%),之所以能这么高,就是因为它垄断了市场。”胡钢说。
(中新经纬APP)关注中新经纬微信民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元及小我私家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本文来源:博亚体育app下载官网-www.hainur.com